编者按:2023年3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安徽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新书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铁民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彭庆生联合主编。 《增订注释全唐诗》2001年出版后获得国内外学界广泛好评。《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黄山书社2023年2月版)是对《增订注释全唐诗》系统全面的增订与升级,弥补不足并
《增订注释全唐诗》由全国各地一百八十多位唐诗研究者密切协作,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已于2001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在注释、调整编次、辑补逸诗、删汰重复、提示互见、校订文字、重写作者小传、编制索引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出版后获得学界的广泛好评。 它首版印了3000套,业已售完,已有读者来信向我们反映买不到此书。这样便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一种是据本书的原版直接重印,一种是
作者简介: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古籍整理、文史研究等。 1957年我留校工作后不久,去拜访游国恩先生,游先生要我通读一下《全唐诗》。我遵照他的意见,花了半年的时间读了一遍《全唐诗》,虽然只是泛览,却对整个唐诗的面貌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好像是一次“地质普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就有《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这样的著作,那浏览时肯定会有更大的帮助
感谢黄山书社赐给《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这样一部巨书,感谢文学所的朋友邀我参加今天的新书发布及出版座谈会。我说两点感受: 第一,这是一部工具书。历来人们赞美工具书,常用“嘉惠学林”“沾丐(溉)后学”这样的话语,这种赞美完全适用于我们今天面对的这部巨书。工具书的性质,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查的。做唐诗教学与研究的人都知道,读一首唐诗,如果要寻找凭借的话,首选是经过整理、注释的诗作者的别集,尤其是今人
作为有唐一代的诗歌总集,《全唐诗》的编纂是康熙时代的一个文化大事件,它对于研究唐代文史、认识唐代社会意义非常重大。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的出版,也是一个值得充分关注的文化事件,它对于进一步推动唐代诗歌与唐代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推动唐代诗歌、唐代文化在当代的弘扬、传承与传播,推动中华经典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唐代诗歌走向世界,具有充分的示范实践价值与深远
1992年,《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焮主编,陈铁民、彭庆生常务副主编)编纂项目启动,至2001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历时近十年。《增订注释全唐诗》主编陈贻焮先生属于名望型主编,审稿、复审工作主体是常务副主编陈铁民、彭庆生两位先生做的。或者亲自审读,或者安排学者审读。制定了双审制度、退稿制度。《约稿要求》规定:“注稿完成后,必须经过两次审阅通过,方可发稿:第一次由各册负责人审阅,第二次由主编、常
摘 要:外滩作为一处空间的所在,虽然身处洋场的中西人士都可以经常性的出入其间,但是它的出现与存在,对于西人与华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不同于西人将外滩视为自身殖民权威展示的场所,晚清时期,华人对这一空间的认知经历了从讶异到接受再到重构其形象的历程。通过日常体验、文本再现与图像重构,上海文人将外滩作为一种超验性空间锚定在集体记忆之中,作为大众日常经验中的地理符号,重塑了离散的都市集体身份意识与社会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冷战研究和身份认同研究的兴起,马华作家金枝芒的文学创作得到新的审视。金枝芒的文学创作经历三个历史阶段,“救亡”“本土化”与“冷战”是其作品中相互交织的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文艺现象,也是文化政治,它们虽然源自马来亚本土文化文学场域,但与区域和全球的历史存在无法避免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金枝芒;救亡;本土化;冷战 一、离散华人与救亡文学:左翼现实主义的兴起 金枝
摘 要:边缘文人的兴起,涉及文人阶层的流动与文学范式的转型,实为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以南社早期成员为代表的民初边缘文人的上升,开启了现代文人群体性升降的先河。南社早期成员以革命游士为主导,以地方文人为主体,最初的影响力多止于地方性文坛,但在辛亥革命之后实现了整体地位的上升。从外力来看,南社依赖革命成功带来的政治资本,更充分占有新的文化资本,利用社团和报刊等现代媒介文化制造舆论、宣扬自身。从内因上
摘 要:陈铨在抗战时期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又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其历史处境和思想走向值得关注。作为一个既无官方也无党派背景的自由文人,在章汉夫的“檄文”发表和《野玫瑰》风波之后,陈铨的政治态度、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在国共两党的“左推右抱”中,政治立场由中立转向右倾。陈铨在抗战中后期宣扬、赞肯国民政府的民族主义理论和治国政策言论,也针对性地批评、暗讽与共产党有密切关联的左翼理论及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典化视野中的当代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研究”(项目批准号:20FZWB040)、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七十年来历史题材小说的当代意识及其审美表达”(项目批准号:2020SJZDA021)的阶段性成果。 ① 比如郭冰茹:《〈民谣〉的叙事探索与文体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4期;程培德:《当记忆遭遇虚构——读王尧的长篇小说〈民谣〉》,《扬子江文学
摘 要:张枣诗歌的语言体现了“轻甜”“圆润”“婉转”的特点,同时又聚焦于悖论的表达,即言说的悖论。通过词与物的关系、语言与存在的关系、“生与死”的问题、中西反思和对中西传统文化资源的汲取,他完成了悖论内涵的建构和美学特质的体现。他主动选择“元诗”这一诗歌形态,放弃对明晰意义的追求,通过一个隐喻的语言花园,来达到叩问苍穹、克服言说危机的目的。元诗,是张枣悖论美学的最高呈现。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诗
摘 要: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性分析,研究者往往采用心理主义的阐释路径而容易使其混同于心理时间。意识流小说作为时间性小说,在于它以文学手法书写了内时间意识。参照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的“原印象”概念,意识流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种时间意识状态。意识流小说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真实的书写程式,其文学真实并不基于对外在现实世界的指涉,而是藉由内时间意识的仿拟,激发感知“当下”的深层真实。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 本文系甘肃省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洛文塔尔的文学社会学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QN025)的阶段性成果。 ① 邵艺辉:《爱情神话的上海话》,微信公众号“红拂不复还”,文献发布日期:2022年1月5日,文献访问日期:2023年6月28日。 ②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83页。 摘 要:邵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英美‘后分析’文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W004)的阶段性成果。 ① 尤其伴随晚近“情动转向”(affective turn)的兴起。 ② 姜宇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③ [法]吉尔·德勒兹:《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龚重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78页。 ④ [法]吉尔·德
① 参见姚思宇:《“永恒轮回”与悲剧起源——尼采艺术史观中的时间美学雏形》,《文化与诗学》2023年第2期;姚思宇:《“永恒轮回”与生命教育——尼采时间美学的思想旨归及其美育意义》,《美育学刊》2023年第4期。 ② 参见[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521页。 ③ 参见[德]阿尔弗雷德·冯·马丁著:《尼采与布克哈特》,
① Richard Sigurdson. Jacob Burckhardt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Scholarly Publishing Division,2004,p.217. ②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 507页。
① 鲁迅:《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386页。 ② 同上,第386页。 摘 要:《理水》是鲁迅《故事新编》中较晚创作的一篇以“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为依托的小说。小说语言修辞和叙事方式的“油滑”风格所呈现出的间离效果、前三节与最后一节之间的断裂,体现出《理水》作为“拟史传”的“新小说”的拟仿特征。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小说传统和史传传统的脉
摘 要:新发现沈从文四篇佚文《拥护领袖》《利己或爱他》《谈统制》《新年希望》,均为沈从文战争时期评时议政的杂文,虽然创作时间跨度较长,但在写作形式和思想观念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是其创作转向后尝试与时代对话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既是沈从文对抗战所引发的具体刺激和问题做出的文学回应,也是他试图在重新清理自我,重新结构自我与历史、自我与现实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和创造一种“经世致用之文学”,一种在内容与形式上
① 贺桂梅:《丁玲的逻辑》,《读书》2015年第5期。 ② 严家炎:《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旧案——重评丁玲小说〈在医院中〉》,《钟山》1981年第1期。 ③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日报》,1957年6月19日。 ④ 丁玲:《丁玲全集》(第10辑),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说”与“被说”的易位与主体重建——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