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一直以来的目标愿景。但当前人们对课堂活力的认识尚未达成基本共识。从本体论层面解读课堂活力,它是师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呈现出的良善发展状态与能力,表现为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稳定持久的积极情感体验、强烈化的自我意识之间的相互促进、彼此啮合。基于复杂性思维方式考察诸多表现间的内在关联发现,课堂活力具有内隐性、整体性、平衡性、延展性。具体到层级结构上,主要由核心层
新时代乡村教师“乡贤化”有其内在的逻辑理路,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面对乡村社会的凋敝现象和乡村教育的落后状况,乡村教师“乡贤化”体现的是唤醒自我知识分子情怀而服务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规律,具有厚实的历史逻辑。乡村教师内在秉持公共身份,天然携带“乡贤化”要素,怀有“乡贤化”的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理论根基和理论条件,具备坚实的理论逻辑。乡村教师作为新时代乡贤群体,处在全面振兴
教学意境的创构可被分为情景交融的教学意象、虚实相生的教学妙境、主客圆融的教学灵境,三者间逐层上升、交融互渗,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意境。教学意境的创生应根据每一层次的形成关键,逐层攻破、步步升阶。铸就美感丰盈的教学意象,在于实现创造性诠释,解码文本意义;构筑艺术化空间,提供情境支持。焕活想象联翩的教学妙境,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破除惯性迷思;铺陈召唤性结构,牵引灵动图景。通达妙悟入神的教学灵境,在于博采
教学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过程,学生对学习的内在态度与情感倾向决定了学习的质量。面对目前学生学习情感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探索难以展开等困境,发掘情感意义与本质的情感现象学为透视学生学习情感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从情感现象学的视角出发,学生学习情感是一个以爱为活水源头,以爱的秩序为客观样态,以精神之爱为高级水平的价值王国。学生学习情感具有可认识性、气质个体性和价值秩序性等特征。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至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政策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通知”“意见”“规划”“规程”“办法”等文本形式呈现,其演变特点是:政策设计的国家意识由缺乏趋于清晰;政策目标由“双基”“三维”转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政策对象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向“所有中小学”。未来的政策行为应侧重两个方面,即:进一步聚焦中小学音乐教育政策研究,为政策完善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明晰政策的问题与目标,彰显政策的针对性。 中
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问题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独具中国乡村的乡土社会传统、地域文化、乡土资源等特色。基于费孝通乡村理论理解中国乡村教育赖以生存的乡村场域,把握中国式乡村的文化底色,是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和理论前提。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嵌于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立足于乡土社会特色,以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为本质要求。中国乡村教育诸要素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生产方式、人际关系格局、价值观念的多重挑战
学校治理现代化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协商治理是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领域中的应用,基于“主体—制度—文化”的分析框架,协商治理在主体上强调多元参与,在制度上重视对话交流,在文化上追求公共价值,与学校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当前学校治理面临主体间权力地位不均衡,高效能的协商制度不健全以及理性和公共性的文化发展不充分等困境,分析其原因,提出从保障学校治理主体间权力地位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强调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价值共融、知识互嵌与制度同构是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的生成机理。学校安全教育式微、学科课程渗透乏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和运行保障机制缺位等是统筹推进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树立整体、系统的安全教育思维,完善学校安全教育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安全教育优质资源,建立健全学
随着乡村小学的大量撤并和乡村小学生的大量进城,各地出现了乡村小学教师总量超编,大幅减少使用临聘教师的情况。而城区及镇街小学却普遍出现了教师总量缺编、大量使用临聘教师的现象,临聘教师出现了“城乡反转”。在J县的调查中发现,尽管城区和镇街小学临聘教师的总体资质不低于新招正式教师,但因“同工、同管、不同酬、不同权”,其留任期更短、服从性更差、责任心更弱、有偿家教更严重。分析其原因,小学临聘教师群体与小学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分析近十年来教师负担的相关文献发现当前我国教师负担及减负研究的视角、对象较为单一且缺乏比较研究,最新研究主要集中于减负政策、智能技术、赋能教师、管理模式、监测治理等方面。从教师负担的表征、原因出发,探寻由单向减负到系统治理的减负路径,通过政府、学校、社会等共同发力,以评促减,真正落实教师减负。 教师减负;教师负担;系统治理 张彩怡,陈婕茹,童汝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成功建设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名师发挥作用的现实平台。通过选取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13位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或成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作为一种新型学习共同体组织,名师工作室的价值和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三圈理论”为解释框架,从价值圈、能力圈、支持圈三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批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场域中,教师的批评行为偏差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批评回避现象。其中,师生关系异化,缺乏情感共通力;学生自我理解错位,缺失心理治愈力;人际关系冷漠,缺乏生命关怀力等,都是学生产生批评回避的成因。一般来说,教学场域中的批评回避能够被觉知,并呈现出遮蔽性、多样性、主体性等特征,因而解构批评回避需要教师在教学场域中给予学生有温度、有情感的批评,包括持守爱的教育理念、注重情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新时代育人理念。借助文献法、德尔菲法与访谈法,形成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其中蕴含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数学知识包含知识融合、知识理解、知识创新三个指标,数学情感包含数学亲近感、数学认同感、数学审美感三个指标,问题解决包含问题情境、问题表达、问题策略三个指标,数学思维包含思维方式、思维转化、思维联结三个指标,数学知识
统编教材作为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也是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关键环节。统编教材具有价值导向性、政治性、法理性等特点,这是落实国家事权的依据所在。在新形势下,统编教材落实国家事权,需突出教材的“国家观”,包括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督促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以及跟进教材编
课程的“在地性”特征体现在其主动渗透并反映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特质,这种特性通过在课程内容中嵌入地方文化的元素,促进了双向互动。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地方课程的“在地性”体现不足,很多地方课程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导致地方文化的丧失,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淡薄。地方课程的“在地性”是培养学生本土文化认同感、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通过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构建文化在地的课程体系,贴地行走的
实践型作业是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的真实情境中,学生协同耳、眼、手、口、脑、心等多器官,身心参与的多维学习实践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型作业是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的关键,体现了整体性、活动性和主体性特质,具有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促使学生社会实践、促推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价值。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建构知识结构化、体验具身化、自我反思化的实践型作业设计,由此实现作业育人。 中小学;实践型作
文言文注释是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学生学习的桥梁,又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依据,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宝贵资源。《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被称作宋朝文章的经典之作,数次被选入多家语文教材,这是一篇极为经典的课文。因此,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窥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释中存在的不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有助于提高教材注释的准确率,改善注释长期被学生、教师忽视的现状。
劳动项目教学是推动劳动课程标准从理想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指向劳动素养的劳动项目教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将外在的劳动价值内化为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虽然蕴藏着潜在教育价值,但需经过一定设计和引导,赋予“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教育价值期待,才成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通过“倒过来”设计的劳动教学,才能最终实现劳动价值向劳动素养的现实性转化。教师要根据劳动价值,设计综合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进阶性的
增值性学生评价以公平为抓手,以发展为主线,引导评价对象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效能平等。相较于传统评价,增值性学生评价更注重个体的能力变化与过程体验,强调个人努力因素,对于打破传统评价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标准化评价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意义。增值性评价旨在通过评价不断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不断创造学生更强大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学生更稳定的学习自觉,但是,现实中存在传统教育引发的学生学习欲望负增长、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进一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强调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当前实践性学习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但实践性学习及其评价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探究实践性学习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索实践性学习的实践路径。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语境中,实践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教育者基于学习与教育的规律为学生实践性学习提供指导与支持,以实现实践性学习的进阶